身為一位小學導師,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國中才開始學習英文,結果學起來總是卡卡的,不敢說也聽不懂。反觀那些從國小英文打下良好基礎的學生,面對英文課總是比較自信,成績自然也更穩定。這不是天分的差異,而是「起步點」不同。
國小英文不只是學校的一門科目,更是語言發展的起點。錯過這段黃金期,日後的補救會更加吃力。這篇文章,就要告訴你為什麼「國小英文」值得早早開始,且該怎麼引導孩子穩紮穩打。
為什麼國小英文是孩子語言力的基石?
孩子的大腦在8到12歲之間,對語音與語調的吸收力處於高峰,這時期學英文,比任何時候都來得自然有效。國小英文教的不只是單字與文法,更是在建立語感與聽力理解的基礎。
透過有趣的故事繪本、遊戲互動教學、英文歌曲與日常對話練習,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吸收英文邏輯,打下真正能用的語言實力。
國小英文打得穩,升學才不怕
從108課綱開始,英語課程已逐年加深加廣。到了國中,閱讀篇章變長、文法難度提高,如果國小時期沒有累積一定的詞彙量與閱讀速度,孩子容易出現「一開始就跟不上」的狀況。
國小英文其實就像蓋房子的地基,地基不穩、怎麼蓋都歪。反之,只要從國小開始循序漸進,孩子到了國中自然能接軌、甚至領先同儕。
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從小掌握國小英文?
-
選對教材比選貴的更重要:重點在於教材是否貼近孩子生活、語言是否簡單實用,而不是花哨或進度超前。
-
讓英文變成日常:家中可以貼上英文單字卡、聽英文歌曲、看簡單的動畫影片,讓孩子覺得英文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-
鼓勵開口,而非糾正錯誤:語言學習的起點是溝通而非完美,錯了沒關係,重點是敢說。
結語:學好國小英文,孩子的未來由現在啟動
很多家長把焦點放在考試分數上,卻忽略了語言的本質是「使用」。國小英文正是孩子學會「使用英文」的第一步。如果我們能在這個階段給孩子足夠的支持與資源,他們將在未來的英文學習路上走得更輕鬆、更遠。
現在開始,陪孩子一起把英文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為未來的競爭力加分,也為他們打開世界的大門!